字典查询
髡
髡字基本信息
- 拼音:
- kūn
- 五行:
- 木
- 部首:
- 髟
- 结构:
- 上下
- 繁体:
- 髠;髨
- 简体笔画:
- 13画
- 繁体笔画:
- 12画
- 康熙笔画:
- 13画
髡字的基本解释
髡
kūn
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:髡首(剃去头发,光头)。髡钳(剃去头发,并用铁圈束颈)。
古代指和尚。
古代称修剪树枝。
髡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[①][kūn]
[《廣韻》苦昆切,平魂,溪。]
亦作“髠1”。亦作“髨1”。
(1)剃去毛发。
(2)古代剃发之刑。
(3)指剃眉须之刑。
(4)指僧尼。
(5)砍;截断。
(6)整枝,剪去树枝。
(7)树枝光秃貌。
髡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亥集上】【髟字部】 髡; 康熙笔画:13; 页码:页1452第31
【唐韻】苦昆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枯昆切,?音坤。【說文】?髮也。从髟,兀聲。或从元。【周禮·秋官·掌戮】髡者使守積。【註】王之同族不宮之者,髡頭而已。【前漢·?法志】當黥者,髡鉗爲城旦舂。 又人名。【孟子註】淳于髡,齊之辨士。 又樹禿曰髡。【齊民要術】種柳千樹足柴,歲可髡二百樹。 又【集韻】去骨切,音窟。又五忽切,音兀。義?同。
髡字的源字形
髡字的起名意思
指和尚或修剪树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