鼓字基本信息
- 拼音:
- gǔ
- 五行:
- 木
- 部首:
- 鼓
- 结构:
- 左右
- 繁体:
- 皷
- 简体笔画:
- 13画
- 繁体笔画:
- 14画
- 康熙笔画:
- 13画
鼓字的基本解释
鼓
gǔ
打击乐器,圆柱形,中空,两头蒙皮:鼓乐(yu?)。鼓角(ji僶 )。大鼓。
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:耳鼓。石鼓。
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:鼓吹。鼓噪。
发动,使振作起来:鼓励。鼓动。鼓舞。一鼓作气。
高起,凸出:鼓包。鼓胀。
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,一鼓即一更。
饱瘪泄
鼓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[①][gǔ]
[《廣韻》公户切,上姥,見。]
亦作“皷1”。亦作“鼔1”。
(1)打击乐器。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,中间空,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。
(2)泛指器乐。古代鼓用以节制其他乐器,古人以为群音之长,故称。
(3)鼓声。
(4)鼓面。
(5)钟磬被敲击之处。
(6)击鼓。
(7)指击鼓使进。
(8)敲击或弹奏(乐器)。
(9)振动;摇动。
(10)泛指敲或拍。
(11)挥动;舞动。
(12)用风箱等扇(风)。
(13)(风吹)使膨胀。
(14)凸起;涨大。
(15)激发;振作。
(16)煽动;蛊惑。
(17)鼓吹,抬高。
(18)击鼓的乐师。
(19)形状、作用、声音像鼓的。
(20)罩在髻外的发饰。
(21)古代计时单位。因击鼓报时,故称。
(22)古代量器或衡器名。其容量大小或重量轻重说法不一。
(23)计量。
(24)古称布十匹为一鼓。
(25)古国名。春秋时鼓国,在今河北省晋县以西,为白狄的一支。
(26)通“
鼓字的英文翻译
◎ 鼓
beat drum kettle tambour
鼓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亥集下】【鼓字部】 鼓; 康熙笔画:13; 页码:页1526第01
〔古文〕?【唐韻】工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果五切【正韻】公土切,?音古。革音之器。伊耆氏造鼓。【說文】鼓,郭也。春分之音,萬物郭皮甲而出,故謂之鼓。【徐鍇曰】郭者,覆冒之意。【玉篇】瓦爲椌,革爲面,可以擊也。樂書,鼓所以檢樂,爲羣音長。【周禮·地官·鼓人】掌敎六鼓。【註】六鼓:靁鼓八面,靈鼓六面,路鼓四面,鼖鼓,皋鼓,晉鼓,皆兩面。又夏后氏足鼓,置鼓於趺上,謂之節鼓。殷楹鼓,以柱貫中,上出而樹之也。周縣鼓,植簨虡而縣之也。 又星名。【爾雅·釋天】河鼓謂之牽牛。【郭註】荆楚人呼牽牛爲擔鼓。擔者,荷也。 又【前漢·五行志】天水冀南山大石鳴,曰石鼓,鳴則有兵。 又國名。春秋鼓國,白狄別種。【左傳·昭二十三年】晉襲鼓,滅之。【後漢·郡國志】鉅鹿下曲陽有鼓聚,故翟鼓子國。 又量名。【禮·曲禮】獻米者操量鼓。【廣雅】斛謂之鼓。【荀子·富國篇】瓜桃棗李,一本數以盆鼓。【註】鼓,量也。謂數度以盆量也。 又【後漢·東夷傳】扶餘國,正月,國中連日大會飮樂,名曰迎鼓。
鼓字的源字形
鼓字的起名意思
一种打击乐器。
鼓的同音字
鼓同五行的字
鼓的同部首的字
鼓的同笔画的字
-
败鼓之皮
拼音:[ bài gǔ zhī pí ]
-
敝鼓丧豚
拼音:[ bì gǔ sàng tún ]
-
布鼓雷门
拼音:[ bù gǔ léi mén ]
-
晨钟暮鼓
拼音:[ chén zhōng mù gǔ ]
-
重整旗鼓
拼音:[ chóng zhěng qí gǔ ]
-
打退堂鼓
拼音:[ dǎ tuì táng gǔ ]
-
大张旗鼓
拼音:[ dà zhāng qí gǔ ]
-
当面锣,对面鼓
拼音:[ dāng miàn luó,duì miàn gǔ ]
-
掉舌鼓唇
拼音:[ diào shé gǔ chún ]
-
烽鼓不息
拼音:[ fēng gǔ bù xī ]
-
桴鼓相应
拼音:[ fú gǔ xiāng yìng ]
-
鼓唇弄舌
拼音:[ gǔ chún nòng shé ]
-
鼓角齐鸣
拼音:[ gǔ jiǎo qí míng ]
-
鼓盆之戚
拼音:[ gǔ pén zhī qī ]
-
鼓舞人心
拼音:[ gǔ wǔ rén xīn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