蒲字基本信息
- 拼音:
- pú
- 五行:
- 木
- 部首:
- 艹
- 结构:
- 上下
- 繁体:
- 蒲
- 简体笔画:
- 13画
- 繁体笔画:
- 13画
- 康熙笔画:
- 16画
蒲字的基本解释
蒲
pú
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池沼中,高近两米。根茎长在泥里,可食。叶长而尖,可编席、制扇,夏天开黄色花(亦称“香蒲”):蒲黄(蒲的花粉)。蒲棒。蒲草。蒲绒。蒲扇。
指“菖蒲”:蒲节。蒲月(指农历五月)。
庵,用草盖的圆形屋。
古同“匍”,匍伏。
姓。
蒲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[①][pú]
[《廣韻》薄胡切,平模,並。]
(1)植物名。香蒲。
(2)植物名。指蒲席。
(3)植物名。蒲柳。即水杨。
(4)植物名。菖蒲。参见“蒲艾”。
(5)见“蒲伏”。
(6)见“蒲蘇”。
(7)古邑名。春秋卫地,战国属魏。在今河南省长垣县。
(8)古邑名。春秋晋地,在今山西省隰县西北。
(9)姓。汉有蒲昌、蒲遵。见《通志·氏族四》。
[②][bó]
[《集韻》白各切,入鐸,並。]
见“蒲2姑”。
蒲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蒲; 康熙笔画:16; 页码:页1049第37
【唐韻】薄胡切。水草,可以爲席。【禮·玉藻】連用湯履蒲席。【釋名】蒲,草也。【周禮·天官·醢人】深蒲。【詩·大雅】維筍及蒲。【後漢·劉寬傳】吏人有過,但用蒲鞭罰之。 又【詩·王風】揚之水,不流束蒲。【陸璣疏】蒲柳有兩種,皮正靑者曰小楊,其一種皮紅者曰大楊。 又【周禮·春官】男執蒲璧。【註】或以蒲爲瑑飾。 又【禮·明堂位】周以蒲勺。【註】蒲謂合蒲,當刻勺爲蒲頭,其口微開如蒲草。 又【釋名】草圓屋曰蒲。蒲,敷也。 又人名。【華陽國志】望帝更名蒲?。【高士傳】蒲衣,舜時賢人。【淮南子·人閒訓】蒲且子之巧,亦弗能加也。 又地名。【春秋·桓三年】齊侯、衞侯胥命于蒲。 又水名。【水經注】河水又南,合蒲水。 又山名。【史記·封禪書】有蒲山。 又臺名。【述異記】東海上有蒲臺,秦王至此縈蒲繫馬。 又姓。【十六國春秋】符洪家生蒲五丈長,時人異之,謂之蒲家。 又【韻會】通蒱。【馬融·樗蒲賦】道德旣備,好此樗蒲。 又通匍。【左傳·昭十三年】懷錦、奉壺、飮冰,以蒲伏焉。
蒲字的源字形
蒲字的起名意思
1、指姓氏;2、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池沼中,高近两米。
蒲的同音字
蒲同五行的字
蒲的同部首的字
蒲的同笔画的字
-
安车蒲轮
拼音:[ ān chē pú lún ]
-
蒲鞭之罚
拼音:[ pú biān zhī fá ]
-
蒲柳之姿
拼音:[ pú liǔ zhī zī ]
-
蒲鞭示辱
拼音:[ pú biān shì rǔ ]
-
胯下蒲伏
拼音:[ kuà xià pú fú ]
-
束蒲为脯
拼音:[ shù pú wéi pú ]
-
蒲柳之质
拼音:[ pú liǔ zhī zhì ]
-
膝行蒲伏
拼音:[ xī xíng pú fú ]
-
望杏瞻蒲
拼音:[ wàng xìng zhān pú ]
-
蒲鞭之政
拼音:[ pú biān zhī zhèng ]
-
蒲扇价增
拼音:[ pú shàn jià zēng ]
-
蒲元识水
拼音:[ pú yuán shí shuǐ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