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查询
帔
帔字基本信息
- 拼音:
- pèi
- 五行:
- 水
- 部首:
- 巾
- 结构:
- 左右
- 繁体:
- 帔
- 简体笔画:
- 8画
- 繁体笔画:
- 8画
- 康熙笔画:
- 8画
帔字的基本解释
帔
pèi
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:凤冠霞帔。
帔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[①][pèi]
[《廣韻》披義切,去寘,滂。]
[《廣韻》敷羈切,平支,滂。]
亦作“被4”。
(1)古代妇女披在肩上的衣饰。
(2)用为披。
(3)裙。
[②][pī]
戏曲传统服装。剧中帝王、后妃、将相、官绅的便服。大领,对襟,水袖,左右胯下开衩,其颜色与图案花纹,因人物身份而异。女帔长仅及膝。
帔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寅集中】【巾字部】 帔; 康熙笔画:8; 页码:页329第42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披義切,音被。【說文】弘農謂帬帔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帬,?魏之閒謂之帔。【廣雅】帬也。 又【玉篇】在肩背也。【釋名】帔,披也。披之肩背,不及下也。【正字通】褙子也。省作背,以其覆肩背也。【南史·任昉傳】昉子西華,冬月著葛帔練裠。 又【廣韻】敷羈切【集韻】攀糜切,?音披。義同。 又【類篇】班縻切,音悲。同襬。關東人呼裙也。
帔字的源字形
字源演变:
小篆楷体字形对比:
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日本韩国旧字形帔字的起名意思
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,如凤冠霞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