濡字基本信息
- 拼音:
- rú
- 五行:
- 水
- 部首:
- 氵
- 结构:
- 左右
- 繁体:
- 濡
- 简体笔画:
- 17画
- 繁体笔画:
- 17画
- 康熙笔画:
- 18画
濡字的基本解释
濡
rú
沾湿,润泽:濡笔。濡湿。濡染。耳濡目染。相濡以沫(“沫”,唾沫,喻同处困境,以微薄之力相互救助)。
停留,迟滞:濡滞。
含忍:濡忍。
濡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[①][rú]
[《廣韻》人朱切,平虞,日。]
“渪1”的今字。
(1)古水名。北濡水源出今河北省完县西北之祁河,东流与滱水、易水等会合入海。
(2)古水名。即今河北省易县西北之北易水。
(3)古水名。在今广西荔浦西北。
(4)浸渍;沾湿。
(5)滋润。
(6)常喻施受恩泽。
(7)喻恩泽。
(8)停留,迟缓。参见“濡滯”。
(9)尿。
[②][nuán]
[《廣韻》乃官切,平寒,泥。]
“渪2”的今字。
水名。今河北省滦河。
[③][ér]
[《集韻》人之切,平之,日。]
“渪3”的今字。同“胹1”。
谓以汁调和烹煮。
[④][róu]
[《集韻》而由切,平尤,日。]
“渪4”的今字。
见“濡4忍”、“濡4愞”。
[⑤][ruǎn]
[《集韻》乳兖切,上獮,日。]
“渪5”的今字。
柔软;柔弱。
[⑥][nuò]
[《集韻》奴卧切,去過,泥。]
“渪6”的今字。
(1)水貌。见《集韵·去过》。
濡字的英文翻译
◎ 濡
immerse moisten
濡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濡; 康熙笔画:18; 页码:页656第08
【唐韻】人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汝朱切,?音儒。水名。【說文】水出涿郡故安,東入漆洓。【廣輿記】濡水,出易州窮獨山。一名聖女水。 又水出蒼梧。【水經注】水出永豐縣西北濡山。 又漬也。【詩·邶風】濟盈不濡軌。 又滯也。【孟子】是何濡滯也。 又鮮澤也。【詩·小雅】六轡如濡。 又溺也。【史記·倉公傳】不亟治病,必入濡腎。 又溼也。【禮·曲禮】濡肉齒決。 又含忍曰濡。【史記·聶政傳】無濡忍之心。【註】濡,潤也。人性溼潤,則能含忍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人之切,音而。水名。【左傳·昭七年】公與齊侯燕人盟于濡上。【註】濡水,出高陽縣,東北至河閒鄚縣,入易水。 又與胹通。【禮·內則】濡豚,濡雞。【註】濡,謂亨之以汁和也。 又【集韻】詢趨切,音須。義同。 又人余切,音如。安也。【莊子·徐無鬼】有濡需者。【註】濡需,謂偷安須臾之頃。 又【唐韻】乃官切【集韻】奴官切,?音渜。水名,在遼西。【水經注】濡水,出禦夷鎭東南。 又【集韻】而由切,音柔。柔忍也。或作?。 又【集
濡字的源字形
濡字的起名意思
潮湿。浸,润泽。
濡的同音字
濡同五行的字
濡的同部首的字
濡的同笔画的字
-
耳濡目染
拼音:[ ěr rǔ mù rǎn ]
-
目濡耳染
拼音:[ mù rǔ ěr rǎn ]
-
相濡以沫
拼音:[ xiāng rú yǐ mò ]
-
以沫相濡
拼音:[ yǐ mò xiāng rú ]
-
潜濡默化
拼音:[ qián rú mò huà ]
-
呴湿濡沫
拼音:[ nì shī rú mò ]
-
濡沫涸辙
拼音:[ rú mò hé zhé ]
-
耳濡目击
拼音:[ ěr rǔ mù jī ]
-
潜濡默被
拼音:[ qián rú mò bèi ]
-
目染耳濡
拼音:[ mù rǎn ěr rú ]
-
耳染目濡
拼音:[ ěr rǎn mù rǔ ]
-
耳濡目及
拼音:[ ěr rǔ mù jí ]
-
日濡月染
拼音:[ rì rú yuè rǎn ]
-
磨墨濡毫
拼音:[ mó mò rú háo ]
-
相濡相呴
拼音:[ xiāng rú xiāng xǔ ]